-
筑梦同行 学梦新程 欢度新年
2024-12-31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12月31日,工程与地理学部开展以 “筑梦同行 学梦新程 欢度新年”为主题的迎新活动。副校长赵晓佳、工会主席牛建军亲临现场,工程与地理学部、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建筑学院、励行书院班子成员出席本次活动。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共同开启逐梦新征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包饺子环节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挽起袖子,分工协作,手法娴熟的教职工还现场传授起包饺子的技巧,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一会儿,形态各异、饱含着新年祝福的饺子摆满了餐盘。在这个过程中,教职工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平日里的拘谨与严肃被轻松愉悦的氛围所取代,整个学部宛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随后进行的团队建设活动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各种趣味游戏接连登场,如掼蛋比赛。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大家沉浸在比赛的欢乐氛围中。此次“筑梦同行 学梦新程 欢度新年”活动,不仅让教职工们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更通过包饺子和团建活动等形式,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在新的一年里,工程与地理学部全体教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携手共进,筑梦前行,在综合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共同书写学部发展的新篇章
31 2024-12 -
工程与地理学部专题学习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2024-12-2412月24日,学部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3次(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部党委书记陈晓敏主持,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学部党委副书记刘翔未领学了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主要内容。陈晓敏指出,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命题,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同步推进,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三是加速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互促互进,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服务学部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党建“一融双高”目标建设
24 2024-12 -
工程与地理学部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暨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第十六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2024-12-032024年11月27日,工程与地理学部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暨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第十六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表彰大会在文萃校区知行楼三阶报告厅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常娟,工程与地理学部副部长、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毛明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尹娟及获奖研究生出席了表彰大会。表彰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刘海峰介绍了本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的基本情况。毛明杰宣读了表彰决定及受表彰人员名单。出席大会的领导为受表彰研究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随后,2022级研究生巨雪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分享了参加学术论坛的心得体会和积累的学习经验,表达了对未来科研工作的期待和信心。最后,尹娟向受表彰的同学再次表示祝贺,对参与本次创新学术论坛工作的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受表彰的同学以此为新的起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加倍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进取精神和科研态度,并祝愿大家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本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激发了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03 2024-12 -
领悟讲话精髓 践行初心使命
2024-11-1311月13日,工程与地理学部教工直属党支部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党日活动,围绕领悟集体学习讲话精髓、践行初心使命展开。活动伊始,党支部书记陈艳同志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和《习近平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内容,并解读其中深刻内涵。党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深刻领悟到这些精髓对于指导日常工作和坚守初心的重要意义。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分享各自对于如何将讲话精神融入实践、践行初心使命的见解。有的党员结合自身岗位工作,提出抓好工作细节提高效率;有的党员强调要加强服务师生意识,在点滴行动中彰显使命担当。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为今后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师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实际行动为学部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2024-11 -
到学生中去 | 工程与地理学部召开学部领导与联系班级交流座谈会
2024-11-07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领导干部到学生中去”的工作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搭建更加完善的管理、教育、服务平台,11月6日下午,学部召开“到学生中去——学部领导与联系班级交流座谈会”。学部党委书记陈晓敏、党委副书记刘翔未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围绕教学、宿舍日常管理、第二课堂、就业等方面提问交流,并给予建议。学部针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一给出详尽精准的解答和回复。通过本次座谈会,学部领导班子将继续主动深入一线联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常态化联系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全心全意为学生办实事
07 2024-11 -
迎评促建保安全——工程与地理学部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2024-11-01为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安全重于泰山”的总要求,迎评促建保安全,学部党委副书记刘翔未带领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全体人员于10月31日对知行楼、德润楼、躬行楼、结构大厅、水利大厅及格物楼实验室进行了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组对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 2024)》中的安全风险和重点任务进行了详细排查,重点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实验室使用记录、消防器材的配备及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排查,隐患详细记录、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刘翔未强调,实验室安全是学校安全稳定的重中之重。各实验室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规程,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日常自查自纠和规范落实,确保实验场所安全有序运行,营造安全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
01 2024-11 -
工程与地理学部联合保卫处、励行书院开展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暨火灾疏散逃生演练
2024-10-16为进一步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师生应对突发火灾事故能力,加强平安校园建设,10月16日下午,工程与地理学部联合保卫处、励行书院邀请西夏消防救援大队参谋高一博在文萃校区开展秋季校园消防知识培训讲座以及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工程与地理学部、励行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讲座中,结合观看火灾案例视频,高一博以煤气火灾和电器火灾给生命安全带来的严重危害为例,强调了灭火自救的重要性,并从普及防火知识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火灾报警的要点、灭火等级、灭火器分类以及火灾逃生技巧和学校防火常识。讲座结束后,师生移步至知行楼前广场,有序进入模拟火灾体验帐篷、灭火实训演练帐篷进行了体验。通过使用便携式仿真电子灭火器以及移动烟雾逃生体验馆疏散逃生演练,学习并掌握了疏散逃生方法和灭火技能。此次安全知识培训暨火灾疏散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应急处置和疏散逃生能力,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16 2024-10 -
工程与地理学部、生命与食品学部、励行书院、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联合开展“民族团结手牵手 和谐共建心连心”主题党日活动
2024-10-11金秋十月,处处洋溢着团结与和谐的氛围。工程与地理学部直属党支部、生命与食品学部直属党支部和励行书院直属党支部联合贺兰山岩画党支部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开展了一场以“民族团结手牵手 和谐共建心连心”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首先,工程与地理学部党委书记陈晓敏同志带领所有党支部全体党员学习了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他强调,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好入口关、做好培育关、提高能力关、抓好监督关。励行书院党委书记张强同志、生命与食品学部党委书记张培松同志分别从加强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全体党员同志参观了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红印贺兰山”党建阵地,重温了入党誓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了解了贺兰山岩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保护岩画遗址的重要意义。在银川世界岩画馆,全体党员同志参观了中国及世界的岩画展品,在欣赏品类繁盛的岩画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岩画的世界意义及其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促进了学部、书院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加强了各支部之间的交流,更增强了大家的民族团结意识。工程与地理学部、生命与食品学部、励行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携手共进,促进“两翼”更好的服务学院主体,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扎实落地,同时为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11 2024-10 -
民族团结共奋进 金秋畅游展风采
2024-10-11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促进学部、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工程与地理学部、生命与食品学部和励行书院全体教职工于10月9日前往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开展“民族团结共奋进 金秋畅游展风采”主题活动。在岩画遗址公园内,大家首先参观了贺兰山岩画景区“红印贺兰山”党建阵地,随后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在贺兰山山体上刻画的各式各样的岩画,向大家介绍各种岩画的起源及保护岩画遗址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为岩画的精巧及古人的智慧而惊叹。接着,前往银川世界岩画馆参观了中国及世界的岩画展品,在欣赏品类繁盛的岩画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岩画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在古夏山庄开展金秋活动,三个单位进行了拔河、跳绳和打牌友谊赛。简单的活动却能够将大家的心团结起来,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情谊。本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岩画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也进一步加强了“两翼”的交流与合作,将学部和书院的心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对进一步推进学校“一体两翼”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1 2024-10 -
宁夏日报:一线看发展 | 宁夏科研团队突破智能灌溉技术
2024-10-10在宁夏广袤的田野上,一项创新的农业灌溉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9月24日,水利部中国灌溉试验宁夏中心站内,宁夏大学教授朱磊领导的科研团队正热烈讨论着他们的最新成果——“基于‘天空地’一体化作物水分诊断与智能灌溉应用研究”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实现了农田灌溉的精准控制,还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天空地”一体化作物水分诊断与智能灌溉技术,是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宁夏大学合作研发的一项前沿科技。该技术融合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和地面传感器等多种数据源,构建了全方位、多尺度的农情监测网络。通过这一网络,科研人员能够实时获取作物生长状态、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关键信息,为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科研团队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宁夏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数据同化模型。这一模型能够综合表达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形成过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动态模拟。同时,团队还引入了数据同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和校准,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田在试验田中,科研团队将传统灌溉方式与智能灌溉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智能灌溉技术的田地每亩用水量减少了约10%,青储玉米的产量则从每亩3.5吨提升至4.5吨。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智能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还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我们的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玉米,还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正在现场进行试验的博士生孙伯颜介绍道,“无论是地面...
10 2024-10